热词:珠宝、  结婚、  翡翠


公立博物馆式微 私人博物馆兴起

2015-01-20来源于:中奢网收藏频道编辑:灵蓉

由公募基金建起的大型博物馆已开始式微,兴建大型建筑既展示艺术品的时代已然穷途末路。以收藏者之名建立的私家博物馆,已成为超级富豪最新的玩法。这些建筑正在对城市造成实实在在的冲击,除了经常伴有教育等延伸性的项目之外,其藏品也很有特点,极富吸引力。


古根海姆博物馆内景

世界各地的富豪像变戏法似的掏出这么多钱,对公立机构而言简直不可想象。大型公共建筑的时代已经终结,艺术的未来已私有化;大型商业画廊和富豪们的建筑如今站在了潮头。

庞大、昂贵的博物馆,从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到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美术馆,都在鼓噪着说要进行革新,正如当代的大教堂,现代艺术已经取代了朝圣贡品。虽则两个世纪以来表面上的扩建从未停歇过,但由公募基金建起的大型博物馆已开始式微。兴建大型建筑既展示艺术品又展示建筑的时代已然穷途末路。

也许这都是因为供大于求,公募基金愈益难觅,或是厌极无聊之故吧,但还有其他原因。博物馆已开始扎根于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私募基金之中,成了有钱人的玩物。世界各地新开了许多画廊,每一家都表现出有钱人对艺术毫不餍足的胃口。

现代艺术家令人垂涎的最佳作品都开出了天价,把公共博物馆晾在了后面。无论是那些大牌—马克-罗斯科(MarkRothko)、安迪-沃霍、瓦西里-康定斯基,还是多产的巴勃罗-毕加索—还是当代受到交口赞誉(也是价格不菲)的宠儿,如让-米歇尔-巴斯基亚(Jean-MichelBasquiat)、达米安-赫斯特(DamienHirst)、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Prince)以及杰夫-孔斯,如今都只有寡头们才买得起。

俄罗斯商人、切尔西足球俱乐部的老板罗曼·阿布拉莫维奇已购下了吕西安-弗洛伊德(LucienFreud)和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的作品,据说为此不到一小时就花了让人咋舌的1.2亿美元。据报道,乌克兰富豪维克托-平楚克(VictorPinchuk)乃是耗巨资购得赫斯特、孔斯和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Gursky,此人是世界上最值钱的摄影师之一)作品的幕后神秘人物。

与此同时,两个来自奢侈品帝国的法国人—LVMH创建人、主席和首席执行官贝尔纳-阿尔诺(BernardArnault)和PPR创建人弗朗索瓦-皮诺(FranoisPinault)—耗数年之功,已搜罗了包罗万象的当代艺术品。

在美国,也是这档子事。像弗里克斯(Fricks)和摩根(Morgans)这样的商业巨擘都是好几代人开拓艺术品市场,而且那儿还有几十个有钱的主儿在收藏着艺术品呢。但贺斯特(Hearst)家族、J-保罗-盖蒂(J.PaulGetty)和其他人曾表现出来的那种狂热已被中国和中东的买家超越,后者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收藏世界级作品。

直到最近,这些藏品鲜有外人得见,买家常常很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身份。如今以收藏者之名建立的私家博物馆却向公众开放,已成为超级富豪最新的玩法。这些建筑正在对城市造成实实在在的冲击,除了经常伴有教育等延伸性的项目之外,其藏品也很有特点,极富吸引力。

皮诺是迄今为止最为显见的一个例子。他委托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TadaoAndo)重构威尼斯以前的DoganadaMar(海关大楼),使其显得幽暗,工业风格浓厚。这家关角博物馆(PuntadellaDogana)如今已是一座阴暗、沉郁的空间,散发出典型的威尼斯风味,融合了颓靡腐败的气息。

大西洋彼岸的迈阿密正在将自己打扮成艺术市场的冬季家园,成了当代艺术集市巴塞尔艺术节(ArtBasel)的翻版,而且其地位亦因大批私家画廊的涌入而水涨船高。比如鲁贝尔家族收藏馆(RubellFamilyCollection)则将酒店业的资金吸纳了进来。坐落于以前的走私品仓库内的收藏馆在1980年代确立迈阿密的地位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更近的还有艺术品收藏家马丁-马格利斯(MartinMargulies)和慈善家、企业家艾拉-冯塔纳-希斯内洛(EllaFontanals-Cisneros),他们都在老建筑里建了画廊。而古巴移民罗莎和卡洛斯夫妇(RosaandCarlosdelaCruz)则建了以拉美艺术家作品为主的画廊,就坐落于艺术区和贫民区之间敏感的地段上,以其极其丰富的延伸项目而饱受瞩目。

在美国的西海岸,慈善家和地产大亨艾利-布罗德(EliBroad)也花了很多钱扩建了洛杉矶县立美术馆,而且正在洛杉矶老城的地堡山(BunkerHill)建造属于自己的博物馆。由纽约建筑事务所DillerScofidio+Renfro设计的博物馆风格极其大胆,藏品丰富至极。

在边境以南地区,《福布斯》杂志所说的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卡洛斯-斯利姆(CarlosSlim)正在墨西哥建自己的第二家博物馆。这位电信巨头委托自己的女婿费尔南多-罗梅洛(FernandoRomero)设计一栋形状怪异的铝合金建筑。里面会有斯利姆的罗丹藏品和印象派画家及超现实主义画家的作品,免费观展。

太平洋彼岸的澳大利亚大亨戴维-沃尔什(DavidWalsh)正准备在塔斯马尼亚州霍巴特(Hobart)郊外的河滨地带建自己的新旧艺术品博物馆,以开风气之先。

和选址新区的斯利姆不同,沃尔什当被问及博物馆是否会促进当地商业发展时,他以澳洲人的方式坦承“我才管不着呢”。但他极有洞察力,承认博物馆占用了大教堂的概念,说他准备使该建筑成为“世俗殿堂”。建于已废弃不用的地下掩体内的博物馆将会展出一些极具争议性的激进的艺术品,如维姆-德尔伏瓦(WimDelvoye)的《泄殖腔》(Cloaca),这个奇妙的装置展现的是将有机物“消化”后转变成排泄物的过程。

不过,投资最大、期待最多的私募基金画廊则是阿布拉莫维奇的圣彼得堡项目。他正准备投资4亿美元在圣彼得堡占地18英亩的新荷兰岛(NewHollandIsland,曾是造船厂)上建博物馆群落。该项目之所以引发关注倒并非仅仅因为阿布拉莫维奇是个有钱人,而且还因为他的女友达莎-朱克瓦(DashaZhukova),据说也与这一项目有染。

朱克瓦已将她在莫斯科的当代文化中心(GarageCenterforContemporaryCulture)改建成当代艺术世界最令人感兴趣的场所。中心所在地以前是公交车站,由激进的构成主义建筑师康斯坦丁-梅尔尼科夫(KonstantinMelnikov)设计,再由伦敦的贾米弗布特建筑事务所(JamieFobertArchitects)翻建而成,里面陈列了俄罗斯当代艺术和现代艺术的杰作。

阿布拉莫维奇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所以许多细节仍是云里雾里,令人浮想联翩。

英国由于拥有公共博物馆的丰富传承,所以在私家博物馆上不太上心,但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光谱的一端是弗兰克-科亨(FrankCohen)盒状的大型画廊,就坐落在沃夫汉普顿(Woverhampton)附近不被看好的一栋工厂内。自己动手连锁店的创办人科亨声称对建筑毫无兴趣,他的这家训蒙画廊(InitialAccess)用的都是波浪状的锡板,由此可见一斑。

但他的藏品很不错,实用主义背景中都是些不摆噱头的严肃作品—他宁愿在艺术品上多花钱。相反,英国当仁不让最重要的收藏家查尔斯-萨奇(CharlesSaatchi)则搬迁至伦敦高档的斯洛纳广场(SloaneSquare)附近的奢华地段(为求方便,就在他的贝尔戈拉维亚公寓[Belgravia]旁)。

萨奇最初的那家画廊原是家牛奶站,就在伦敦北部,很受艺术家的欢迎,它为极简主义的工业时尚风格奠定了基调,自此以后就成了趋之若鹜的对象。在泰晤士河南岸前身为伦敦大市政厅(GreaterLondonCouncil)的建筑内短暂驻足之后,新画廊如今空间大出很多,它对当代艺术大不敬的态度已确立起了新的法则。

世界各地的富豪像变戏法似的掏出这么多钱,对公立机构而言简直不可想象。大型公共建筑的时代已经终结,艺术的未来已私有化;大型商业画廊和富豪们的建筑如今站在了潮头。而我们这些人则应该对他们意欲获取和展现的那种经久不衰的驱动力表示感谢。